2012-09-09

[S6m] 草莓兒的副食品之路


用餐時間~~~

草莓兒四個月大就開始吃米精,那時候剛好回台灣,沒有調理機,所以熬了白粥,再用貝親食物磨泥器磨泥給她吃,可惜她不是很捧場。懶惰的我覺得熬粥很麻煩,後來換成米精給她吃,也是有一口沒一口的,不是很認真的吃。我娘跟我說,要一直試直到她會吃為止,餵的時候湯匙停在嘴中讓她舔一下,後來就慢慢有進展,開始會吞下去。

在台灣時除了米精,只有試嘉寶(Gerber)的第一階段食物泥,是寶寶的飛機餐。回美國後才正式開始試各種食物泥。

因為醫生說滿七個月再給蛋白質,所以目前草莓都吃素。不過今天剛好看到好友的寶寶(小草莓三週)吃副食品吃得超好的,又長得比草莓大隻,看起來營養超級好,趕緊向她請教如何做副食品。她說她都用雞胸肉熬湯再加蔬菜跟糙米,她說雞湯是重點,立馬決定明天就要來煮雞湯。

晚餐時,我試著餵快一點,結果草莓一口接一口地吃個不停,吃的比平常多。之前都慢慢餵,要餵好久也吃的不多,我想餵法也有關係吧。慢慢餵,餵到後來寶寶都沒有耐性了。

我的食物泥作法稍稍不一樣,我是先把蔬菜加水打成泥,直接冷凍做成冰磚,要吃的時候再拿要吃的份量放進小玻璃杯中,放到大同電鍋裡加熱。這個主意是最近看書說蔬菜可以直接冷凍不需要先川燙過,我想蔬菜泥應該也可以比照辦理。之後會把水換成雞湯,希望草莓會喜歡。

我做食物泥很隨興,沒有抓一定的分量,如果電鍋蒸好後,我覺得太稀,就加點米精增加稠度,這樣比較好餵。草莓一開始吃很稀的食物泥,現在她已經可以吃濃稠的食物泥,開始吃食物泥之後,我就會每個小時用奶瓶給她喝點水。

水果泥則是用台隆手創館買的不鏽鋼磨泥器或是IKEA買的大蒜壓泥器製作。因為水果泥現做比較好吃。大部分的水果如桃子、香蕉就用磨泥器,尺寸太小不好磨的,如櫻桃或是葡萄,就用壓泥器。兩個都是不鏽鋼的,感覺使用起來比較安心。

一開始加不同食物泥,我是第一天一茶匙 (約5毫升) ,第二天一大匙(約10毫升),第三天就一個冰塊量(約20毫升)。因為姊姊蘋果兒當初吃副食品都還不錯,沒有過敏的問題(或是有但是粗心的媽媽沒發現),總之現在就沒有那麼擔心,草莓也都吃的還不錯。

吃食物泥時一定坐在餐椅上,同時我會一邊跟她用手語說{吃}、{還要}、用餐結束後跟她比{結束}。圍兜有時用有時只用紗布巾墊著。食物泥夠稠時餵她,其實不太會掉,我通常還給她一條紗布巾給她玩,她可以自己擦擦嘴巴。

我訂用餐時間是半小時,不過今天晚餐發現只要15分鐘就夠了。現在我還在每樣食物泥分開餵階段,但是發現草莓不是很喜歡綠色蔬菜泥,之後會魚目混珠,少量混在其他食物泥中餵。

我現在用這個有蓋子的製冰器,覺得不是很好用,因為不是很容易拿下來,想要換成矽膠做的,等特價時再來屯。

放少量米精在玻璃瓶中,一方面是因為阿特常常忘記蓋蓋子,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品牌米精(如Earth Best Organic Cereal)是鋁箔包裝,不是很好拿取。

放進小玻璃杯中準備加熱的食物泥冰磚。

意外發現IKEA的孩童餐具組中的湯匙很好餵,大小比較剛好。

台隆手創館買的不鏽鋼磨泥器,相當好用,可以磨得很快。

一大匙的羽衣甘藍泥。

放在大同電鍋裡蒸。

貝親的兩款湯匙,左邊這組容量太小,剛開始試副食品還可以,現在就不適用了。



食物泥剛蒸好太燙的話,我就用冰水冷卻一下。



左起,白色米精,綠色羽衣甘藍泥,黃色地瓜泥。

羽衣甘藍(Kale),好市多買的,營養價值很高,大人吃的話直接打成泥,我是羽衣甘藍裝快滿調理機,加上一根香蕉,一杯牛奶,直接打成泥,剛好夠我跟阿特喝。羽衣甘藍也可以灑鹽進烤箱烤,口感像海苔還不錯。不過生吃營養比較豐富,在台灣不吃生菜的我,在美國時覺得吃起來好自然啊,果然氣候會影響飲食習慣啊。


後記:
小玻璃杯不耐熱,有次加熱居然裂開了,所以現在換成可加熱的玻璃容器。
湯匙後來換成前端如果過熱會變白的湯匙,目標超市就有賣了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